4/11()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參訪行程 

   動力室與阿里山園區的連結 

其實在動力室,許多訪客也會問到阿里山園區的現況,如:

小火車通車了嗎?眠月線的現況?

 「森雕文化創意阿里山」在哪裡展示?推薦阿里山哪個景點?…等

從阿里山至嘉義的一整個體系幾乎都會被問到,或者是林業相關的問題,

但小編上次上阿里山已經是國小生時候的事了,相關知識也非本科專業,

 僅能以搜集資料與持續關注新聞動態的方式再轉述給訪客,但這些是片面的資訊仍有無法解答的地方。

藉著這次參訪的行程,以及國家森林林文聰先生的詳細講解,對阿里山的了解,不再只是兒時模糊的映像以及冰冷的新聞畫面,在實地走過森林、親眼看見千年神木以及自然風景的同時,阿里山的形象已鮮明地留在腦海中,日後訪客再問起,將有助於解說內容的擴充。

 02阿里山火車站    

  14 - 傾倒的阿里山神木  

知識的延伸 

經過林文聰大哥的講解,才知道同樣是柳杉,

日本乾冷的氣候與台灣較濕熱的氣候比起來

種在台灣的柳杉生長較快且密度較不紮實。

由此又可延伸至扁柏以及紅檜的不同,因兩種喜好生長的環境濕度不同,

因此樹幹同粗的扁柏與紅檜,其年歲有50~100年的差距

走在森林步道,一路上所見之物,林文聰先生都能講出來,

哪些路邊野草其實是野菜、哪些植物其實可藥用,

聽到什麼鳥叫蛙鳴馬上可點出名來,看到哪棟房子都可說一段故事

就連著名景點-姐妹潭,林文聰大哥也表示他聽過的傳說就有五個版本  

以前總覺得除了館內作品與建築介紹外,似乎沒有太多可延伸的空間,

但如果連週邊的一草一木都涵蓋進去

那勢必能將動力室的介紹範圍更加擴展,即為腳邊有風景、牆邊有故事。 

 

 03柳杉    

阿里山火車站前的柳杉

09無頭樹    

  當年伐木剩下的樹頭

 12-1樹長樹?    

因樹身的生長環境比土壤中 更適合種子生長 因此會出現數上長樹的情形

  02-1眠月線  

實地體驗與現況了解

眠月線的現況

 動力室館內名師作品「快樂森林諸羅情」

將阿里山之眠月線小火車與眠月猴給納入作品的創作,

之前與訪客解說這一塊時,有些訪客會想了解眠月線的現況,

那時只能說:

「因為921大地震,導致石猴的頭掉了,眠月線也停駛至今。」

用自己的眼睛實際看過後,

若有訪客再問起時,就可將原本簡短的解說再延伸: 

「因為921大地震,導致石猴的頭掉了,眠月線也停駛至今,

如果有機會到阿里山,從阿里山車站往外看就可以看到眠月線崩塌的那一段。」

  02-1眠月線  

  山景上的崩塌區 就是眠月線的路段

   阿里山森林浴 

 其實小編一直有個疑問

 已經被報導到如此氾濫的阿里山,神木也早已傾倒,

似乎無時無刻都有旅遊團充斥 到底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呢? 

當訪客問起有合推薦景點,有時真不知該從何介紹起

但走了這樣一趟,卻迷上了那片聳蓊鬱的森林

那些千年巨大的神木,用一種淡然的樣貌,靜靜地聳立在那裡

看久了,會覺得有它正呢喃著那些歲月的古老故事

難怪河合博士在這群神木的環繞下,因此整夜不成眠,真的是讓人心生敬畏與感動

10大自然的懷抱  

被樹林環繞 會有種天人合一的感覺

  

13千年神木  

據說因為長得醜 所以倖免於難的千年神木

 14 - 傾倒的阿里山神木  

已經傾倒的阿里山神木 雖然樹身已批上一層灰斑

但從他巨大的身軀 仍可遙想當年的英姿

樹靈塔與琴山河合博士旌功

15 - 樹靈塔與河合博士旌功碑  

 

動力室館內的作品「快樂森林諸羅情」,納入了琴山河合博士的事跡,

因此對這個景點感覺特別親切。

先到的點是樹林塔,之前僅知是為安定人心、祭慰樹靈而設

聽到各旅行團的導遊解說樹靈塔的源由

  

才知樹靈塔建立前,是真的發生過許多意外事件引發恐慌,所以才會特設此塔。

與樹靈塔比起來

琴山河合博士的旌功碑就沒有甚麼遊客特別逗留

可見將單純的人造物與故事連結,會更引人入勝,

且和口述歷史同樣有傳承記憶的意義。

  

04搭車出發 08一葉蘭 12-3大自然的巧手 12-4象鼻樹 12-6  其他景點的參訪

  

 

山嵐將至  到了該下山的時刻 

 山嵐將至 也到了該下山的時刻  

4/12()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參訪行程

 

4月12日 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的參訪 看到布告欄上的報導~感覺觸口團隊很活躍1703木造建築的內部 漂流木以及盜伐木 放置在建築後方 

走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園區第一印象是建築很有特色、室外很多樹

 門口的警衛光是講解這棟建築的材料,

 就說出了至少三、四種木材,門框、樓梯與柱子都屬不同的木材建造

 除了兩個展館建築,

 戶外的場地就有生態池、防火瞭望台、漂流木存放區以及各種植物,

環境的多元性可見一般

   活動參與之觀察

參訪當天剛好有國小生的活動,

動力室今年度也開始舉辦親子相關活動,

機會觀摩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團隊的活動運作真是很幸運。

活動人數總共是40人上下,

分成一到三年級「繽紛多彩的植物世界」、

四到六年級「荒野歷險記」兩種不同的活動內容

小編參與的是一到三年級的活動,

一個年級為一組,一組分配一個專案教師與一個助教

其他同行的老師與家長可從旁協助。

()活動前的提醒與規則宣導

參與的國小生是低年級的同學

專案教師跳脫傳統權威的宣導規則模式

先是請同學們與老師深呼吸三次,然後說:

「有沒有覺得空氣很新鮮啊?

所以等一下我們走到步道的時候,要注意走路不要把沙子踢起來唷!」

之前在動力室帶團體時,宣導館內規定後,總有些團員仍會有違規的舉動,

可能是人群中注意力容易分散,

像觸口團隊這樣互動式的宣導讓參與者映像深刻,可作為日後帶團的參考。

19戶外教室  

 

 

 

18巧逢小學生來訪  

 在活動的最後,專案教師把同學們帶到草皮坐成一圈

傳出一顆發言球,當球傳到誰手中,誰就可以表示對今天活動的感想或感謝

老師先是帶頭感謝大自然、感謝小朋友、感謝各位老師

球傳出後轉了一圈回來沒人發言,老師就用輕拋的方式再次尋找自願者

最後有幾位同學勇敢地拿著發言球發表感謝

讓孩子們對身邊的事物帶著感謝的心,以及鼓勵勇於自願與團隊合作的精神

是觸口團隊希望給孩子們的禮物

這樣的美意,動力室也一樣可以在活動中帶給學員們。

 

19戶外教室  

令人印象深刻的綽號 /緩慢的語調

在活動一開始先帶到教室

專案教師開始自我介紹:「我是寶咖咖姐姐~!」

接著還有蜻蜓哥哥、小比姐姐、鱸鰻姐姐等

在一一自我介紹完後,再一一問小朋友:「這是誰~?」

小朋友一起回答:「蜻蜓哥哥~!

真是令人想忘都忘不掉的自我介紹。

而且仔細聽專案教師與小朋友講話時

語調總會拉長且緩慢,讓小孩子們都能確實聽到每個字。

 這樣日後來動力室的團體若是小孩子,就可多掌握一些訣竅了。

 

20抓蟲蟲遊戲  

低年級的第一個活動是在繩索區劃的草地內,找出不同顏色的毛線做的蟲

然後貼到鱸鰻姐姐的胃…一一黏著在有魔鬼氈的紙板上

藉此遊戲的過程中,讓孩子們體驗大自然中保護色的重要

 

  22無患子泡泡

第二個活動是認識園區內的植物

實地摸樹皮、聞味道,看看樹邊有沒有蟲蟲?

樹的葉子形狀是什麼顏色?帶到無患子樹時,就搓出泡沫給孩子們洗手

到桑椹樹下直接摘了吃吃看,如果是較退卻的孩子,會鼓勵他和大家一起嘗試。

等回到教室

各組間會分享成果,把摘來的果子樹葉給大家看,或是秀出用胭脂樹塗上腮紅的臉。

 

枯枝樹葉也能拼 25就地取材~尋找素材 26  30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  
最後一個活動,是用場地現有的枯枝樹葉,用拼貼的方式完成一張圖

由創作的方式可看出

低年級的小孩雖然對材料的操作較不靈活,但題材創意無限且不拘於範例

越高年級的孩子手法會較細膩,但題材上的創意會較受範例的拘束。

等孩子們的作品都完成後,全部夾到牆上給大家欣賞,老師也會拍照與鼓勵。

上述的活動一整個下來

 從遊戲中帶入學習、從體驗中帶入分享

最後是創意的自由發揮,而且充分地利用園區內的場地資源

參與這樣的活動真是讓人不虛此行

    結語

 兩天的時間雖然不長,但無論心靈或經驗都是全新的體驗

 透過不同單位之間的參訪交流,不僅可加強各單位間的了解

更可分享資源與增加合作的機會,希望未來能有更多機會與其他團隊交流

動力室與您一起成長~^^  

動力室團隊~與您一同分享與成


補充資料:

琴山河合博士(阿里山開發之父)

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林學博士受台灣總督府之邀聘,

於1902年5月至嘉義阿里山踏查,

發現阿里山林相優秀,材質良好,蓄積豐富,

在提出實況調 查報告時力主開發,因此受到總督府之重視

。爾後在若干次的重要會勘與林業經營方案規劃,

河合博士的意見均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,

對阿里山林業的開發,河合博 士是最大的功臣;

因此於逝世後立碑紀念,因此指定為縣定古蹟。 
 
琴山河合鈰太郎,東京帝國大學林學博士,

明治三十六年(一九○三)二月八日受台灣總督府任命,

統籌阿里山森林之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的測量事宜。

明治三十七 年(一九○四年)十月三日

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、殖產局長祝、嘉義廳長岡田、

鐵道部技師長長谷清、林學博士河合鈰太郎等官員共三十餘人,

外加六十名糧食 挑夫組成龐大探勘隊,經三天抵達阿里山萬歲山,

自此開始推動阿里山森林開發事業,

唯當時適逢日俄戰爭,日本政府財政困難,

而延宕至明治三十九年(一九○六 年)起才正式開始推動。 
 
開發歷程中歷經波折,原本由民間之藤田組進行,

後中途中止,由總督府採官營續辦,

河合鈰太郎博士以台灣總督府 林業顧問之身分長期投入探勘規劃,

對阿里山林業開發居功甚偉。

昭和六年(一九三一年) 三月十四日河合鈰太郎博士於日本東京去世;

後人為表彰其功績,

於昭和七年(一九三二年)十一月在阿里山豎立琴山河合林業博士旌功碑,

而於昭和八年(一九三 三年)二月三日正式揭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~ 資料參考: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 網站

河合博士與眠月線

http://i46552.myweb.hinet.net/9401/007.htm

觸口自然教育園區 

http://blog.yam.com/cycknc

  

文章標籤

motivero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